李丞責(英語:James Lee Shing Chak,1968年10月26日—),原名李紹唐,祖籍廣東高州人,1969年10月26日生於香港,香港永久居民,香港堪輿學家。
生平
李紹唐父親為廣東高州名師李發文,六十歲時得子。 16歲時由父親改名為李丞責,代表「繼承責任」。李發文有3位妻子、16個子女,其中李丞責有一兄(前香港電台高層李再唐)和一弟(李星瑭)。
李丞責家中三代均有涉獵堪輿學,曾就讀沙田浸信會呂明才中學,畢業於沙田循道衛理中學。七、八歲起,李已隨父親登山涉水、尋龍點穴,十九歲時已登上風水師之職。有全香港最年輕風水師之美譽,至今已經成為香港著名玄學風水專家,李丞責博士從事玄學30年裏,曾出版玄學雜誌,不間斷主持專欄、書作、電台、電視、電影。準確預測世界大事,深受熱捧。更為第十五屆世界傑出華人奬得主,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班修業,中國周易研究所高級院士銜。
李丞責家三代都是研究風水玄學,清朝十大名師李東海是李丞責家的親屬。李丞責父親也得過羅傳列的指點,也是廣東十大名師之一。因為子承父業,很小就跟父親學這個東西。父親的遺願也是希望李丞責從事這一行。李丞責也希望將這個中國傳統文化遺產去污存清以及科學化,能夠將它推向世界。
李丞責曾經參與及擔當知名公司玄學顧問或代言,並致力研究「天文物理定律」以及中國國學《易經》。現為多間上市公司顧問、多間報紙、雜誌玄學文章作者、電台與電視台節目主持人。 2013年2月2日,李丞責豪花千萬迎娶劉倩婷。
感情生活
2007年,李丞責與相戀13年的女友譚佩麗結婚,當時邀請眾多娛樂圈中人出席婚宴。但至2011年,李丞責表示兩人已離婚。
2011年,李丞責和藝人劉倩婷在拍攝電視節目《香港玄案》時認識,期間二人互生情愫,旋即墮入愛海。2012年1月24日農曆大年初二,劉倩婷生日當日,李丞責在為其舉辦的海上生日派對上向其求婚成功。
2016年,妻子劉倩婷誕下長女。
寫作
專欄
壹週刊
東週刊
東方日報
蘋果日報
星島日報
經濟日報
選宅情報
書籍
每年運程書籍 (2001蛇年行好運,2002馬年行好運,2003羊年得意,2004猴年吉祥,2005雞年如意,2006狗年福報,2007豬年報喜,2008財鼠報喜,2009瑞牛迎喜,2010虎虎生威,2011兔氣揚眉,2012諸龍入水,2013蛇來運到,2014馬上行運,2015喜氣洋羊,2016談笑豐猴,2017雞緣巧合,2018汪汪發財,2019豬聯璧合,2020蝠星高照,2021庖丁解牛牛,2022裕虎添翼,2023前兔錦繡,2024龍的傳人,2025與蛇並進)
《快易卜》
姓名學
萬年曆
拜神祭祖
李丞責開運.占卜天書
玄緣珠璣,信是有玄
90-00年代連載玄機,傅奇雜誌
2004 James Lee's Astrology Guide for the year of the Monkey
2006 James Lee's Astrology Guide for the year of the Dog
2007 James Lee's Astrology Guide for the year of the Pig
2008 James Lee's Astrology Guide for the year of the Rat
2010 虎年運程 (簡體字書籍)
2011 兔年運程 (簡體字書籍)
李丞責投資發財2011年攻略
2010及2012年予言 (日文書籍)
演出作品
電台節目
新城電台
靈舍八卦
香港電台
瘋show快活人
娛樂滿天星
電視節目
香港有線電視
玄機解碼
人生命書
怪談
無綫電視
香港玄案
新春開運王
我愛香港
中華福地
天天開運王
開運王金牛迎新歲
2024風生水起
新春保良迎金龍
myTV SUPER
有玄就有機
電影
香港第1凶宅
豪情
行運秘笈
不二神探
天生不對
“風水寶典” 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章、圖片、視頻等)在本平臺呈現,旨在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文化和傳統知識參考。但需明確的是,此部分內容所涉及的風水學說等觀點,僅作為一種傳統觀念和文化現象的呈現,不代表本站對於風水等觀念的科學性、真實性及實用性的認可或支持,其不具備任何絕對的科學依據來指導人們的實際生活決策。
本站所展示的 “風水寶典” 內容資料來源廣泛,包括但不限於公開的傳統文化典籍、學術研究資料、民間流傳素材以及部分用戶投稿等。我們始終尊重知識產權和版權,在資料收集和整理過程中,盡力遵循合理使用和合法引用的原則。然而,若存在任何因資料使用不當導致的侵權問題,請相關權益方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秉持積極負責的態度,在核實情況後,第一時間採取相應措施,如刪除侵權內容、更正引用來源等,以妥善解決問題並維護各方合法權益。
本站致力於傳播積極、正面、合法且具有文化價值的各類信息,同時也提醒廣大用戶在面對包括 “風水易” 在內的各類傳統觀念和知識時,應保持理性、客觀的態度,審慎看待其內容,避免過度依賴或盲目遵循其中某些未經科學驗證的觀點,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導或損失。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