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宋代風水師賴布衣

賴布衣(1100年11月28日 - 1192),原名賴鳳崗,字文俊,又名賴太素,號鳳岡,又作風崗,道號布衣子,故也稱賴布衣,又號稱“先知山人”,江西省寧都縣肖田鄉桴源(今美佳山)村人,為中國著名堪輿學家,曾任國師。精地理,人呼賴布衣,被奸臣害貶廣東,遂以其術為粵人造福。廣東吳川水口建有賴公廟,白雲山建有賴布衣墓。真骸葬福建上杭縣勝運裡中念坪背。著有《催官篇》、《四元天星》、《旅萬集》、《紹興火地八鶴》、《三十六鶴》,以天星闡述龍穴砂水之秘,至今傳誦。足跡踏及全國,以風水術扶危濟困,助弱抗強,留下了許多神話般的傳說。

《夷堅志》記載:「臨川羅彥章酷信風水,有閩中賴先知山人長於水城之學,漂泊無家,一意嗜酒,羅敬愛而延館之。會喪妻,命卜地,得一處,其穴前小澗水三道,平流,唯第三不長,如子孫他年策試,正可殿前榜眼耳。得。賴先知山人,大概就是賴文俊,如前所述,賴文俊在福建活動,棄官浪遊,「先知山人」是他的別號。

其是客家風水鼻祖賴雪溪公的玄孫、賴泰安公之子。布衣祖師秉賦聰穎,英名卓犖,於1116年高中進士,後被派往福建建陽為官,為官時,肩負重任,主政一方,與朝廷分擾,替黎民擔綱。正風勵俗思圖治,殫精竭慮為興邦。由於他好相地之術,精善地理風水,於1124年辭官不做,回到江西老家從事地理風水,鑒於當時社會動盪不安和世人的眼光以及家族的壓力,於1125年移居到寧都上三鄉螺石下賴屋坊居住。

於1128年11月28日在石城五子石(今石城秋溪)掛牌成立了“催福樓”風水館,隨後浪跡天涯,遍歷河川,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活躍於祖國的大江南北,尤其是在南中國的江西、福建、廣西、廣東、浙江諸省,其中,布衣祖師在廣西就有18年之久,寫下了《容州風水題記》二卷,在離開廣西前曾留下了口傳風水民諺:“我在廣西十八年,沒人識我是地仙;有福之人不識我,識我之人沒有福”的感嘆!之後,便往廣東的南雄、英德、廣州、佛山、潮汕一帶,最後往北上福建、浙江,最後在浙江度過了晚年生活,於1192年終世於處州(今名:中國浙江省麗水松陽縣),享年92歲。

後來,賴布衣公的第十一世孫福建上杭溫崗背珠璣街瓦子巷開基祖賴念一郎把他的金骨移葬到福建上杭豐稔寺塘背底喝形為“文星趕月”的風水寶地。至於江西定南,是賴布衣公堂伯父賴泰通為開基祖,賴布衣祖師為了逃避朝廷的迫害而投靠堂伯父泰通公並在那裡上活過一些時段,那裡屬於賴布衣公的紀念地,賴泰通的後裔將賴布衣生活用過的水塘,叫“布衣湖”,並建有“賴布衣紀念館”,在廣州白雲山土名白雲崗上立有的“賴布衣公墓”只是一座衣冠冢。

此外,廣東佛山順德仙塘賴氏宗親將原位於番禺沙河上銀錠塘的“賴布衣公墓”(1995年遷葬在同和白山村的大黃樓山上,2005年再遷葬於廣州蘿崗小新塘“中華永久墓園”自由區10區第九段15號的“賴布衣公墓”)作為布衣公“真身”墳墓仍有人存在極大疑問。賴布衣祖妣麥氏生有四個兒子:“挾文、挾武、挾泰、挾平”,即是“賴一郎、賴四郎、賴七郎、賴九郎”,四大房的子孫興盛,集居於廣東省的河源、惠東、佛山、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平南、北海、合浦、江西省的南康、上猶、崇義,陝西省的柞水和散居於國內多個省市、港、澳、台及海內外。

 

人物生平

賴布衣,道號布衣子,故也稱賴布衣,又名賴太素,又號稱“先知山人”,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鳳山岡人。生於西元1101(宋徽宗年間),九歲即高中秀才。曾任國師之職,後受姦相秦檜陷害,長期處於流落生涯。改名賴太素。賴布衣的足跡幾乎踏遍中國大地,憑著精湛的堪輿理論與技術,一路憐貧救苦,助弱抗強,留下了許多神話般的傳說,「風水大師」的名聲不脛而走。後來賴布衣看破紅塵,遁隱山林,長與青山白雲為伴,人不見其蹤。

相傳賴布衣九歲已高中秀才,又考取禮部貢生,不過自己醉心術數,加上父親逝去,在官場上又失意,便棄官雲遊。其間遇上一名堪輿師,教授其堪輿學,學習到尋龍點穴的功夫。後因賴布衣憑著精湛的堪輿技術,幾乎全中國都有其事跡,他擅於替人選墓穴,曾為羅彥章替其亡妻選墓,批出此墓能令其子在考場中榜,果然其子真的中榜。

後來,有傳賴布衣看破紅塵,四處漂泊以研究風水堪輿,足跡遍佈福建、廣東,後遁隱山林,不見其蹤。在雲遊至德興時,曾授傅伯通等堪輿學。

 

軼事典故

傳說賴布衣所著《青烏序》剛脫稿就被南華帝君的使者白猿取走,經一百多年後傳給了劉伯溫,劉伯溫憑它輔佐朱元璋成就了帝業。又有傳說孫中山先生的祖墳也是賴布衣堪定的。據傳香港、廣州、英德等城市都是由賴布衣堪定選址。

 

主要作品

《羅經二十二盤格式解義》
《尋龍要法》
《陽基秘旨》
《理氣穴法》
《催官篇》
《紹興大地八鈴》
《三十六鈴》
《青烏序》
《容州風水題記》

後世紀念

賴布衣被尊稱為贛南四大堪輿祖師之一。賴布衣故鄉的「布衣祠」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旅遊景點,前來瞻仰的香港同胞絡繹不絕。

© 版权声明
THE END
收集和傳承冷門傳統文化學科資料不容易,如果大家喜歡就請多多支持。
点赞13
評論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