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宅風水的具體要素和布局原則

陰宅風水(即陵墓、祖墳之風水)在傳統堪輿學中極受重視,被認為影響後代子孫的氣運、健康與興衰。其佈局講究「藏風聚氣、得水為上」,需綜合地理形勢、五行生剋與陰陽調和。以下為具體要素與原則:

一、選址核心要素

  1. 龍脈(巒頭形勢)
    • 來龍悠遠:墓地背靠山脈(祖山),山勢連綿起伏如龍行,氣脈渾厚,忌斷裂、崩陷。
    • 結穴有情:龍脈盡頭形成「穴場」,地勢需平穩開闊,土質細潤(如五色土為吉),無砂石雜亂。
  2. 砂水環抱
    • 四象俱全:理想地形需符合「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格局。
      • 青龍方(左側):山勢宜略高於白虎,象徵護衛。
      • 白虎方(右側):山形低緩柔順,忌尖銳逼壓。
      • 朱雀方(前方):有開闊明堂,遠處有案山(如几案)與朝山(遠景山巒)。
      • 玄武方(後方):主山雄偉穩固,為靠山屏障。
    • 水法為重:水流需環繞穴場(玉帶水為吉),忌直衝、反弓或斷流。水口(水流出口)宜隱蔽,有山巒鎖住氣場。
  3. 坐向分金
    • 依羅盤測定坐向,結合亡者生辰與地運,選擇旺山旺向(如三元九運推算)。常見吉向包括坐北朝南(子山午向)、坐西向東(酉山卯向)等,但需因地制宜。
    • 避開「空亡線」(羅盤中不吉方位),避免氣場不穩。

二、佈局原則與禁忌

  1. 地形忌險惡
    • 墓址不可位於懸崖邊、急坡或低窪處,避免受風煞、水淹。
    • 避開孤山、禿嶺、亂石崗等「無情之地」。
  2. 水路講究
    • 水流宜緩慢清澈,環抱墓穴為「有情水」;若直衝墓前為「箭水」,主凶煞。
    • 忌墓後有水流(割腳水),易致家運不穩。
  3. 明堂寬廣
    • 穴前需有平坦明堂,象徵前途光明。若明堂狹窄或傾斜,不利後代發展。
  4. 墓碑與墓體
    • 墓碑尺寸需合「魯班尺」吉數,材質以花崗岩、青石為佳,忌用紅色(火克金)。
    • 墓體形狀宜方正圓潤,避免尖角、怪異造型,以防形成煞氣。
  5. 土質與植栽
    • 土壤以黃色、黑色為佳,忌夾雜垃圾、碎骨。
    • 周邊可種松柏(象徵長壽),但樹根不可侵入棺槨。忌藤蔓纏繞或枯樹臨近。
  6. 避煞要點
    • 形煞:如電塔、橋樑、道路直沖(槍煞)、他人墓角相對(角煞)。
    • 氣煞:墓地不可鄰近醫院、監獄、垃圾場等陰氣重之地。
    • 風煞:山脊風口處氣散不聚,主貧敗。

三、補充要義

  • 陰陽平衡:墓地需日照適度,不可終年陰暗或曝曬過度。
  • 家族昭穆:多代墓葬排列依「左昭右穆」順序,長幼有序。
  • 遷葬禁忌:若遇墓穴進水、棺木外露等異象,需擇吉日遷葬,並舉行安魂儀式。

 

陰宅風水深奧繁複,需實地勘察方能定奪吉凶。古人云:「一墳二宅三八字」,足見其影響深遠,佈局時務必謹慎,以達「天人合一」之境。

© 版权声明
THE END
收集和傳承冷門傳統文化學科資料不容易,如果大家喜歡就請多多支持。
点赞6
評論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